离子钙1.76目录
离子钙1.76:定义。
离子钙是指从气态原子中移除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。离子钙1.76是指从一摩尔气态原子中移除一个电子的能量为1.76电子伏特(eV)。电子伏特是能量单位,1eV等于1.6乘以10的-19焦耳。
元素的离子钙。
元素的离子钙值根据其原子序数而变化。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(如碱金属)具有较低的离子钙,而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(如惰性气体)具有较高的离子钙。这是因为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价电子层离原子核较远,因此更容易被移除。而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价电子层离原子核较近,因此更难被移除。
离子钙1.76的意义。
离子钙1.76是一个相对较高的值,表明该元素的价电子与原子核结合得非常紧密。具有离子钙1.76的元素可能是化学惰性的,因为它不太可能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。离子钙值可以用于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性。
结论。
离子钙1.76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,它提供了有关元素原子结构和化学行为的重要信息。通过了解离子的钙化作用,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物质的性质。
标签:。
离子钙。
电子伏特。
原子结构。
化学性质。
高钙血症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的异常升高。
由于通常所测定的是总钙,而不是离子钙,因此必须注意影响离子钙的因素。
血清总钙:2.25~2.75mmol/L离子钙:0.94~1.26mmol/L临床意义:(1)血清钙升高:高血钙症比较少见,引起血钙增加的原因有溶骨作用增强,小肠吸收作用增加以及肾对钙的吸收增加等。
可见于下述情况。
1)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,产生过多的甲状旁腺素,多见于甲状旁腺腺瘤,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等情况。
2)甲状旁腺素异位分泌:某些恶性肿瘤可以分泌甲状旁腺素,如肾癌、支气管癌等,但此种情况如未发现原发癌瘤,则很难诊断。
3)恶性肿瘤骨转移是引起血钙升高最常见的原因。
多发性骨髓瘤,乳腺癌、肺癌等伴有骨转移时有大量骨质破坏,而肾和肠又不能及时清除过多的钙,遂引起高血钙。
4)维生素D中毒,多因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或预防佝偻病,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时而引起,但此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。
5)其他:此外高血钙还可见于类肉瘤病、肾上腺功能不全、急性肾功能不全、酸中毒、脱水等情况。
(2)血清钙减低;低血钙症临床上较多见,尤多见于婴幼儿。
1)甲状旁腺功能低下:可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、甲状腺切除手术后、放射性治疗甲状腺癌时伤及甲状旁腺等情况。
血清钙可降到1.75mmol/L以下,血磷可增高。
2)维生素缺D缺乏:常见原因有食物中维生素D缺乏,阳光照射少,消化系统疾患导致维生素D缺乏。
维生素D缺乏时,钙、磷经肠道吸收少,导致血钙、血磷降低。
而血钙降叉引起甲状旁腺功能继发性亢进,这样虽能使血钙维持在近于正常水平,但磷大量从肾排出,引起血磷下降,使得钙、磷乘积下降。
婴幼儿缺乏维生素D可引起佝偻病,成人引起软骨病。
3)新生儿低血钙症:是新生儿时期常见惊厥原因之一。
多发生于生后一周内。
4)长期低钙饮食或吸收不良:严重乳糜泻时,食物中的钙与未吸收的脂肪酸结合,生成钙皂,排出体外,造成低钙。
5)严重肝病、慢性肾病、尿毒症、远曲小管性酸中毒等时血清钙可下降,血浆蛋白减低时可使非扩散性钙降低。
6)血pH可影响血清游离钙浓度,碱中毒pH升高时血清游离钙和性成分结合加强,虽然总钙不变但离子钙下降是碱中毒时产生手足抽溺的主要原因。
如有酸中毒,pH下降,游离钙浓度可相对增加。
成人血清钙的正常参考值2.1~2.6毫摩尔/升,血清离子钙为1.18±0.05毫摩尔/升.
我们身体中的矿物质约占体重的5,钙约占体重的2.身体的钙大多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,约占总量锝99,其余1分布在血液,细胞间液及软组.血清总钙与离子钙在正常情况下只在很狭窄的范围内波动,甲状腺激素,降钙素与活性维生素D代谢产物对血钙水平起到调节的作用.